- 时间:2022-01-07
- 编辑:
- 审核: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点击:7880
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二0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 1
1.学生发展......................................................... 2
1.1育人成效.................................................... 2
1.1.1基本素养............................................... 2
1.1.2实践能力............................................... 2
1.1.3身心素质............................................... 4
1.1.4学生服务............................................... 6
1.2就业质量.................................................... 7
1.2.1就业率................................................. 7
1.2.3就业起薪点............................................. 8
1.2.4就业满意度............................................ 10
1.3成长成才................................................... 12
1.3.1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 13
1.3.2职位晋升.............................................. 14
1.3.3职业稳定性............................................ 14
1.4创新创业................................................... 15
1.4.1创新能力.............................................. 16
1.4.2创新创业教育.......................................... 16
1.4.3自主创业.............................................. 16
2.教学改革........................................................ 17
2.1立德树人................................................... 17
2.1.1思想政治教育.......................................... 17
2.1.2“三全”育人.......................................... 21
2.1.3劳动教育.............................................. 23
2.1.4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 25
2.2专业群建设................................................. 26
2.2.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26
2.2.2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27
2.2.3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28
2.3校企双元育人............................................... 33
2.3.1现代学徒制............................................ 33
2.3.2多样化订单培养........................................ 33
2.3.3集团化办学............................................ 34
2.4“1+X”证书制度试点......................................... 34
2.4.1院校试点.............................................. 34
2.4.2专业探索.............................................. 35
2.5院校治理................................................... 36
2.5.1加强党的领导.......................................... 36
2.5.2提升治理能力.......................................... 36
2.5.3关键领域改革.......................................... 36
2.6教师队伍................................................... 37
2.6.1队伍结构.............................................. 37
2.6.2“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 37
2.6.3名师大师队伍建设...................................... 37
2.6.4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39
2.7教材教法改革............................................... 41
2.7.1标准建设.............................................. 41
2.7.2模块化教学............................................ 41
2.7.3信息技术应用.......................................... 41
2.7.4教材改革.............................................. 42
3.政策保障........................................................ 42
3.1政策创新................................................... 43
3.1.1政策落实.............................................. 43
3.1.2改革举措.............................................. 43
3.1.3发展环境.............................................. 44
3.2专项引导................................................... 44
3.2.1积极实施国家职教项目.................................. 44
3.2.2持续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45
3.2.3着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45
3.3质量保障................................................... 45
3.3.1全面推进教学工作诊改.................................. 45
3.3.2不断完善两项抽查制度.................................. 46
3.3.3建立建全教学管理制度.................................. 46
3.4经费保障................................................... 46
3.4.1生均财政拨款.......................................... 46
3.4.2生均学费.............................................. 47
3.4.3举办者投入............................................ 47
3.4.4绩效评价.............................................. 47
4.国际合作........................................................ 47
4.1来湘留学................................................... 47
4.1.1招收留学生............................................ 48
4.1.2规范管理.............................................. 48
4.1.3培养模式创新.......................................... 48
4.2境外办学................................................... 49
4.2.1境外合作办学.......................................... 49
4.2.2职教标准输出.......................................... 50
4.3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50
4.3.1援外培训.............................................. 51
4.3.2技术服务.............................................. 51
4.3.3文化交流.............................................. 51
4.4服务湖南“走出去”战略..................................... 51
4.4.1助力湘企出境.......................................... 52
4.4.2助力湘品出海.......................................... 52
5.服务贡献........................................................ 52
5.1落实高职扩招任务........................................... 52
5.2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52
5.2.1提升培训能力.......................................... 52
5.2.2扩大培训规模.......................................... 53
5.3服务国家战略............................................... 55
5.3.1服务乡村振兴.......................................... 55
5.3.2服务《中国制造 2025》................................. 59
5.4服务区域发展............................................... 61
5.4.1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 62
5.4.2服务新兴优势产业链.................................... 62
5.4.3服务行业企业.......................................... 64
5.4.4服务社区.............................................. 66
5.5开展技术研发............................................... 66
5.5.1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66
5.5.2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67
5.5.3持续推进自科基金项目研究.............................. 67
6.面临挑战........................................................ 68
6.1 高水准“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68
6.2 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需进一步深化......................... 68
6.3 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68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2022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前 言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由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举办,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中华职业教育社共建的公办高等职业学院,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湖南省唯一获批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院校,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湖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学校先后荣获中国软件产业发展推动机构、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高职高专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立足湖南,对接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面向全国22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3300多人,以高职专科办学层次为主体,2015 年起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生。学校与多所国家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中高职衔接”联合办学。设有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湘瓷学院)、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形成了以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智能装备技术3个特色专业群为重点,以轻工商贸服务、生物医药2个专业群为支撑的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
学校现有教职工707名,其中专任教师478人。专任教师中教授、一级美术师、研究员等34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等141人,博士(含在读)学位人员12人,硕士学位人员378人,校内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379人。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支、省级专业教学团队8支。省级学科(专业)带头人9名,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8名,教育部及湖南省国内访问学者32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4名。
学校现有1个国家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名师空间项目课程,12门湖南省精品在线课程,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精品专业,4个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南省中高职衔接项目,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共有校内实训室150个,与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基地 262 个,完全满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近年来,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学校教师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课题325项,横向应用课题157项,获得专利2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通过省社会科学成果鉴定2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320余篇,其中被SCI、EI、CSCD、CSSCI收录92篇;出版专著84部,教材423本。
1.学生发展
1.1育人成效
1.1.1基本素养
学校历来重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工匠精神培养,立德树人在学生基本素养培育环节的成效逐步显现,在校学生展现出爱国守纪自信自强的良好品格。2021年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93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有69.84%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选择了“非常符合”项,29.60%的学生选择了“符合”项;有69.41%的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选择了“非常符合”项,30.13%选择了“符合”项;有65.67%的学生在工匠精神方面选择了“非常符合”项,33.60%选择了“符合”项。抽样调查数据体现了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上表现为积极、健康、向上,总趋势呈现平稳状态,道德品质素养现状令人满意,基本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入脑入心,思想意识主流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1.2实践能力
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各二级学院组织2019级各专业各班级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教务处聘请校外专家对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7个专业进行了校内模拟抽查考核,综合合格率为100%。
1.1.2.1当年学生专业技能省级抽查合格率
由于疫情影响,湖南省教育厅2021年没有组织专业技能考核。
1.1.2.2当年学生毕业设计省级抽查合格率
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各二级学院组织2018级各专业各班级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毕业设计。教务处聘请校外专家对各专业的毕业设计成果进行了内部抽查考核,综合合格率为100%。今年我校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2个专业被抽中参加湖南省的毕业设计抽查考核,目前暂未得知抽查结果。
1.1.2.3当年学生技能竞赛省级和国家级获奖数
学校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形成了“校赛、省赛、国赛”有机衔接的三级技能竞赛训练体系,在2021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喜获佳绩。成功承办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2个赛项。参加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等28个赛项,取得了53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17项(详见表1-1、图1-1)。
表1-1 2021年我校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汇总表
竞赛项目 |
指导老师 |
所属学院 |
获奖等级 |
||
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开发 |
戴臻 |
江文 |
软件学院 |
一等奖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王湘渝 |
陈志高 |
软件学院 |
一等奖 |
|
Web应用软件开发 |
刘敏 |
陈立 |
软件学院 |
一等奖 |
|
Web应用软件开发 |
卓文博 |
朱爱军 |
软件学院 |
一等奖 |
|
移动融媒体应用技术 |
杨梅 |
许彪 |
软件学院 |
一等奖 |
|
Python程序开发 |
许彪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Python程序开发 |
康佳梁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Python程序开发 |
康佳梁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
杨灿 |
张群慧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
张群慧 |
杨灿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5G全网建设技术 |
刘婧 |
王卿 |
人工智能学院 |
一等奖 |
|
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 |
李明 |
孟迪云 |
商学院 |
一等奖 |
|
电子商务技能 |
李建平 |
孟迪云 |
商学院 |
一等奖 |
|
电子商务技能 |
汤静 |
伍鑫 |
商学院 |
一等奖 |
|
会计技能 |
李果 |
阳志琼 |
商学院 |
二等奖 |
|
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 |
李雄 |
于非非 |
商学院 |
二等奖 |
|
智慧零售运营与管理 |
吴蓓蓓 |
徐莎 |
商学院 |
二等奖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刘丹娜 |
孟迪云 |
商学院 |
二等奖 |
|
Python程序开发 |
许彪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 |
康佳梁 |
彭辉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高登 |
方芳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开发 |
杨华 |
廖珂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
张佳娥 |
张群哲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嵌入式技术与应用开发 |
艾琼龙 |
高见芳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5G全网建设技术 |
刘奕 |
易丽华 |
人工智能学院 |
二等奖 |
|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 |
刘艳 |
唐俊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 |
雷珏 |
卓惠丽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朱爱梅 |
邓卫军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软件测试 |
黄蓉 |
黄毅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软件测试 |
胡胜丰 |
王堂全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移动融媒体应用技术 |
谭凤 |
高建华 |
软件学院 |
二等奖 |
|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
向建军 |
刘振 |
智能装备学院 |
二等奖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吴玉红 |
蒋涛 |
艺术设计学院 |
二等奖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蒋涛 |
刘静静 |
艺术设计学院 |
二等奖 |
|
艺术插花 |
罗娜 |
艺术设计学院 |
二等奖 |
||
艺术插花 |
于虹军 |
艺术设计学院 |
二等奖 |
||
会计技能 |
阳志琼 |
李果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互联网+企业经营管理技能 |
段毅 |
蔡蕙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 |
李建平 |
李雄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业财税融合暨大数据管理会计应用能力 |
罗尾瑛 |
黄萍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业财税融合暨大数据管理会计应用能力 |
罗尾瑛 |
黄萍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英语口语(非英语专业) |
朱运枚 |
商学院 |
三等奖 |
||
计算机网络应用 |
张佳娥 |
张群哲 |
人工智能学院 |
三等奖 |
|
Python程序开发 |
陈立 |
人工智能学院 |
三等奖 |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
周志化 |
王敏 |
人工智能学院 |
三等奖 |
|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
李正军 |
刘志勇 |
人工智能学院 |
三等奖 |
|
虚拟现实(VR)制作与应用 |
姜茴泷 |
邓卉 |
软件学院 |
三等奖 |
|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增材制造技术 |
刘正阳 |
皮杰 |
智能装备学院 |
三等奖 |
|
机械产品测绘与CAD创新设计 |
陈枝晴 |
刘正阳 |
智能装备学院 |
三等奖 |
|
机械产品测绘与CAD创新设计 |
皮杰 |
刘正阳 |
智能装备学院 |
三等奖 |
|
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 |
姚志远 |
曾辉藩 |
智能装备学院 |
三等奖 |
|
服装设计与工艺 |
李决 |
程懿偲 |
艺术设计学院 |
三等奖 |
|
建筑装饰技术应用 |
刘盛 |
陈福群 |
艺术设计学院 |
三等奖 |
|
图1-1 相关报道截图
1.1.3身心素质
1.1.3.1当年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
学校严格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体质健康指标都有所改善。2021年学校学生体质测评综合评定合格率为86.6%,近三年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稳步提高(详见图1-2))。
图1-2 2019-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
学校将体育课程和体质测试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体重指数、肺活量、中长跑等体质健康监测指标,给每个学生打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学生的合格率稳步提高(详见图1-3)。
年度 |
优秀率 |
良好率 |
及格率 |
不及格率 |
2019年 |
0.36% |
9.30% |
76.47% |
13.87% |
2020年 |
0.36% |
9.30% |
76.47% |
13.87% |
2021年 |
0.32% |
8.42% |
77.86% |
13.40% |
图1-3 学生近三年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
1.1.3.2当年心理健康普查健康率
表1-2 当年心理健康普查健康率(学生处-心理健康中心)
项目 |
数 据 点 |
单位 |
2020 |
2021 |
备注 |
身心素质 |
当年心理健康普查健康率 |
% |
91.38 |
89.43 |
学生处 |
表1-3 2019-2021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新生心理普查情况
年级 |
测试人数 |
正常 |
中重度心理问题 |
||
人数 |
占比(%) |
人数 |
占比(%) |
||
2019 |
3852 |
3429 |
89.0 |
423 |
10.9 |
2020 |
3846 |
3069 |
91.38 |
331 |
8.6 |
2021 |
4335 |
3877 |
89.43 |
458 |
10.57 |
我院积极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辅导、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教育教学上,心理健康中心为2021级新生分批开设了32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实践活动上,常态化开展“5.25”“10.10”、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同时利用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新老生交流会、户外团体活动等;咨询辅导上,心理健康中心坚持面向同学开展一对一的心理咨询;预防干预上,心理健康中心组织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建立好每届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将学生的相关信息与各二级学院反馈交流,对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及时评估和干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详见表1-2、表1-3)。
1.1.4学生服务
1.1.4.1当年教书育人、课堂教学、管理服务满意度
通过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及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一、大二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说明了经过近年来学校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的开展及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推进,各类课程的教学实施都能获得学生的较高评价(详见表1-4)。
表1-4 学生满意度调查表
指标 |
单位 |
2020级 |
2021级 |
备注 |
||
11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人 |
4537 |
4344 |
|
|
2 |
教书育人满意度 |
— |
||||
(1)课堂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479 |
466 |
|
|
满意度 |
% |
92.45 |
94.12 |
|
||
(2)课外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479 |
466 |
|
|
满意度 |
% |
93.31 |
93.50 |
|
||
3 |
课程教学满意度 |
— |
||||
(1)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3.33 |
95.02 |
|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1.65 |
93.41 |
|
||
(3)专业课教学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6.26 |
97.88 |
|
||
4 |
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 |
— |
||||
(1)学生工作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89.57 |
88.25 |
|
||
(2)教学管理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91.40 |
92.16 |
|
||
(3)后勤服务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88.34 |
87.21 |
|
数据来源:湖南科技职业学院相关部门
1.1.4.2当年学生社团活动参与度
表1-5 当年学生参与社团情况
1.2就业质量
1.2.1就业率
1.2.1.1当年毕业生就业率
学校2021年共有4021名毕业生,截止2021年 9 月1 日,学校2021届落实去向的毕业生达到3613人,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9.85%(详见图1-4)。
图 1-4 学校 2021届毕业生的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
1.2.2专业相关度
1.2.2.1当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
2021届毕业生认为目前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吻合的比例为 84.36%,即八成以上毕业生认为能够学以致用。另外,部分就业毕业生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部分毕业生中,33.97%的人是因为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要求过高, 30.14%的人是因为本专业工作薪酬待遇低(详见图1-5)。
图 1-5 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专业对口情况
1.2.3就业起薪点
1.2.3.1当年毕业生就业起薪点
学校2021届就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3968元)较2020届就业的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3915元)高。此外,从福利情况来看,学校2021届落实就业去向的毕业生中,有78.65%的毕业生所在的用人单位提供了五险一金或三险一金,多数毕业生能够享受到就职单位基本的福利保障。
图1-6 学校 2020-2021 届毕业生的平均收入(单位:元)
学校 2021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且在该行业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839元)也最高,其次是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文化/体育/ 娱乐业、房地产业,月收入均达到 4000 元以上(详见图1-6)。
图1-7 学校 2021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平均收入
学校2021届毕业生在湖南省就业的,平均月收入为3602 元,其中在长沙就业的月收入为 3789元。2021届毕业生在广东省、浙江省就业的平均月收入为4467元、4307元。另外,2021届毕业生在深圳市、杭州市就业的平均月收入较高,分别为 5278 元、5107 元(详见图1-7、图1-8、图1-9)。
图1-8 学校 2020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省份平均收入
图1-9 学校 2020 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城市平均收入
1.2.4就业满意度
1.2.4.1母校满意度
学校 2021届毕业生对母校培养表示满意的为92.08%,多数毕业生对学校的忠诚度较高,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建设(详见图1-10)。
图1-10 学校 2021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
1.2.4.2雇主满意度
招聘过学校2021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为 100%,其中,对毕业生表示非常满意的⽐例为35.00%,表示比较满意的比例为 55.00%,表示一般满意的为10.00%。且用人单位几乎均愿意未来继续招聘学校毕业生,对毕业生的认可度非常高(详见图1-11)。
图1-11 用人单位对学校 2021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
1.3成长成才
案例1-1:
向着梦想奔跑
1996年,李小慧进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学习,专业是室内设计专业,那时候学校的名字还是湖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室内设计相比起其它专业来讲,更有意思,可以学画画,可以学摄影,学雕塑,那会相机还是胶卷的,学校会提供相机,她们需要自己洗照片,想想真的很有趣。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学电脑,电脑在当时是奢侈品,只有非常富裕的家庭才会拥有,同学们都是从书店买纸质的键盘回宿舍,练习打字。
上学的时候,想要接触外面的世界,有去做暑假工,那是第一次与社会接触,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不一样。
毕业后,李小慧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叫做雅致装饰的家装公司,初步接触了设计、预算等所有相关的工作。之后去了鸿扬家装,在那里一做就是十六年。
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助理,大家都不太愿意把图纸给她画,觉得李小慧还是个初入设计行业的新人。为了自己的设计梦,但凡有量房,跑工地的事情,李小慧都会积极去,就这样慢慢的设计师也愿意将施工图交给她,因为他们觉得李小慧努力上进。
图1-12 李小慧工作照
做助理一年后,李小慧接了第一个单,作为设计师。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周一本来是休息,李小慧却照常去上班了,遇见了她的第一个客户,她内心紧张,却强作镇定的与客户聊天,到最后顺利签单。那是李小慧第一个客户,她两三天就去一次工地,仿佛项目经理的徒弟一般,跟在后面。也应了那句话,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个项目完美的落地,成了公司的样板房。李小慧真正作为设计师的道路,也从这里开启(详见图1-12)。
有时候人是需要被逼着成长的,那些无数个通宵的夜晚,也成就了李小慧。2016年底,李小慧从鸿扬家装离开加入到德思奇DUSTY设计公司这个新的设计环境。李小慧感觉自己设计的思维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新的目标和征程等着李小慧。
作为一家设计公司,它的侧重点又更加的不一样,再加上管理二字,李小慧需要学习的事情也更多,但有挑战,才有更成功的自己。现在的李小慧依然在坚持着。
李小慧一直将毛主席说过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世界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她认为只要你认真去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会收获成功!
李小慧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内地的设计能上新的台阶,迎接新的挑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1.3.1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
学校2018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7810元,比2018届毕业生起薪(3169元)高4641元,增幅达到146.45%;2017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7483元,比2017届毕业生起薪(3014元)高4469 元,增幅为148.27%(详见图1-13)。
图1-13 学校 2017届、2018 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收入(单位:元)
1.3.2职位晋升
学校 2018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82.67%的人有过晋升。其中,68.42%的人主要以薪资增加的形式晋升,63.64%的人主要以工作职责增加的形式晋升,41.15%的⼈主要以专业职称提升的形式晋升(详见图1-14)。
图1-14 学校 2018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的晋升情况
1.3.3职业稳定性
1.3.3.1 2017、2018 届毕业生平均雇主数
2017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4个雇主工作过。仅有20%的毕业生三年内一直为一个雇主工作,而雇主数为4个及以上的毕业生比例则达到了25%。2018届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3个雇主工作过,仅有21.32%的毕业生三年内一直为一个雇主工作,而雇主数为3个及以上的毕业生比例则达到29.8%。
1.4创新创业
案例1-1:
创新创业典型案例
坚守初心,持之以恒
———彭融
彭融校友1997年进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食品工艺专业学习。2000年6月从学校毕业,在学校组织的毕业生面试会上,成功应聘到衡阳海俊食品有限公司,担任技术员。做了2年半后,2002年底离职回到了家乡长沙(详见图1-15)。
图1-15 彭融工作照
2003年初,在熟人的介绍下,来到了长沙锄禾模型有限公司,第一次了解到了建筑模型这个行业,一直到现在。从最初的学徒起步,能过一年的努力,2004年初成为了公司生产车间主任的助理。
2007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出让了部分股权给了彭融校友,让他成为了公司的一份子。也由一名业务员晋升成了一名营销团队的负责人,司也更名为长沙锄禾展示展览有限公司。
2017年,公司进行股权改革,彭融和几个合作伙伴,全面接手了长沙锄禾模型设计有限公司,他任总经理,负责公司整体的管理工作。
在全面管理公司后,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整,2018年,公司首次实现销售2000万元,2019年公司销售达到2200万元,2020年公司销售收入2100万元。
2021年公司提出了2600万元的销售目标,期待年底可以圆满完成公司各项经营目标,公司向前迈进更坚实的一步。
从彭融校友个人的从业经历来看,坚守初心,持之以恒,你一定可以实现你心中的梦想!
1.4.1创新能力
1.4.1.1当年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获奖数
2021年我校学生在创新创业大赛省赛获奖数为2项。
1.4.2创新创业教育
1.4.2.1当年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到课率
2021年我校学生创新创业必修课程到课率为100%。
1.4.2.2当年选修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比率
2021年我校选修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生比例为100%。
1.4.2.3当年学生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数
2021年我校学生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数为10项。
1.4.2.4当年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比例
2021年我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比例为11.5%。
1.4.3自主创业
1.4.3.1 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
学校2021届毕业生中,有9人选择自主创业,创业比例为0.22%(详见图1-16)。
图1-16 学校 2019届-2021届毕业生的创业比例
1.4.3.2 2017、2018 届毕业生创业三年存活率
根据追踪调研,2017届毕业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仍坚持自主创业的人数为43.3%,2018届毕业即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三年后仍坚持自主创业的人数为56.4%。
2.教学改革
2.1立德树人
2.1.1思想政治教育
2.1.1.1 累计打造校级以上思政课程金课数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三进”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提升思政课教学时效性,让思政课更有吸引力,让学生更有获得感,进一步推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打造思政“金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省级教学竞赛活动,我校《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省级精品在线课程为思政课程金课提供了师生互动的线上教学平台,《形势与政策》在线课程获得校级精品立项。2021年累计打造校级以上思政课程金课9个,认真落实“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建设任务,建设思想政治课示范课堂10个。
2.1.1.2 实施课程思政的课程比例
我校思政工作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要求广大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和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想价值引领。思政课教师主讲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教师主导的“课程思政”二者导向有机结合、效用相互配合,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共同发力、形成合力的大思政格局。2021年,学校要求全校所有专业课程、通识课程实施课程思政。2021年秋季学期,教务处还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了全校专业院系共同参与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上狠下功夫,坚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开展信息化教学培训和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一年级(2021级)、二年级(2020级)思想政治课满意度分别为 95.9%和92.8 %。2021年我校课程思政的课程比例达100%。
2.1.1.3 累计打造思政教育品牌活动个数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长期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着力构建大体系、形成大机制、建设大课堂、汇集大队伍、打造大品牌。学校先后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上级文件精神,学校领导班子每学期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工作机制,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持续推进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置达标计划,加快实施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履职尽责激励计划,进一步形成学校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2.1.1.4 当年校级以上思政教育研究项目立项数
为了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研究,学校全面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截至2021年10月,我校已累计立项校级特色成长辅导室5个、德育项目8个、德育课题10个;省级德育课题12个。经教师申报,科研规划处审核,专家评审,学校立项2021年度校级科研课题思政类课题10项,2021年度湖南省厅级以上科研课题思政类课题7个。本年度,我校易班发展中心共组织了六场100余名易班学生工作站学生志愿者培训,上传各项学生活动新闻报道共50余篇,启动了10个易班研究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
案例2-1: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思政教育是落实的关键
2021年9月3日是新学期全校教员工报到日,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来了本年度公开引进、招聘的八位思政课教师,也收到了新改版的高教出版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政办公楼四楼第一会议室举办了开学初的第一次集体备课。党委委员、宣传统战部部长刘金高出席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阿华主持会议(详见图2-1)。
图2-1 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
刘金高部长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近三年以来,学校通过校内转岗、返聘、公开招聘和人才引进等方式,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实了近二十名思政课教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要肩负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以老带新,积极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新教材,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好教学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积极申报、参与课题研究,加强理论创新,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贡献力量。
赵阿华院长首先总结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三年来,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的主要成绩。包括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王华老师在2019年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评选活动中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通过省级精品在线课程验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通过省级精品在线课程申报;思政教师或教师团队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等十余项标志性成果。接着,赵阿华院长阐述了集体备课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一项工作传统和特色,对于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思政课课程建设的意义重大。在赵院长的带领下,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对2018年版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2021年新版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进行对比,进行了深入探讨,重点分析了新旧教材在框架目录、章节布局、课程内容方面的异同点,认真讨论了内容改动较大的第二、三、四章。全体思政课教师也就教材修改的原因、意义,新教材的重点、难点等方面发表自己的看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赵阿华还带领大家集体讨论了如何讲授好《形势与政策》课程的4个专题,分别是: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正确认识我国人口问题、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谱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最后,赵阿华对于新教师的成长提出殷切期望,并从思政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和指导。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蒋晓红、各教研室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发言,为新学期思政课教学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新学期,新同事,新教材,通过这一场集体备课,让全体思政课教师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相信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会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增强理论创新,提高教学实效,以崭新的面貌,不忘初心,肩负使命,在学校“十四五”建设规划和《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中,取得更加辉煌的工作业绩。
案例2-2:
思政理论课教师教学成果异彩纷呈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2021年新进思政教师8人,并从党政岗位和辅导员等岗位聘请思想教师和离退休思政教师担任思政课教学工作,多措并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队伍建设水平,通过组织思政课教师教学大赛,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教研、教改、科研、竞赛中获得了显著成果:2021年5月22日,在湖南工业大学举行的形势与政策组教学比赛展示中,我院青年教师杨艳姣主讲课题:“两大奇迹”的制度密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好?内容围绕当今国际主题为和平与发展,诠释了熠熠生辉的中国制度,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壮美航程;魅力四射的中国制度,必将为人类制度文明宝库增添璀璨光彩,获得湖南省第三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二等奖”。2021年6月19,杨艳姣老师在湖南省“讲党史 颂党恩”微宣讲比赛中再次荣获“三等奖”。
图2-2 比赛及获奖证书
2021年3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在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中,充分发挥团队集体力量,踊跃参赛,积极准备,教学团队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大胆创新。例如,在讲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时,通过课堂微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课前思考、课中参与、课后总结,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在备赛中,团队组织虚拟现实技术专业的40名学生进行了录课,在录课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认真听课,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在比赛准备过程中,团队经常通过QQ、微信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展示等内容的讨论,经过多次磨合和讨论,并反复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演练。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与其他部门积极协调沟通,全力为参赛教师提供全方位保障,使参赛教师能够安心备赛。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团队最终在5月21日举行的校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佳绩(详见图2-2)。
其次,周婉欣老师参加学校主办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演讲比赛,获得“三等奖”。肖敏勤老师完成论文“多元文化导向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索”,完成软件著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在线调查系统”以及新型实用专利“一种具有防摔结构便于携带的扩音器”。王华老师参加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在省委机关幼儿园作“师德师风”讲座。王华、杨艳姣老师担当雨花区委宣讲员。由黄凤老师主持的《形势与政策》已通过校级精品在线课程立项。
2.1.2“三全”育人
案例2-3:
培育“商道”大品牌,构建“育人”全方位
学校在继续抓好商学院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基础上,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当年立项校级以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在省厅开展的高校“三全育人”工作调研会议上介绍了学校的经验做法。
自2019年6月学院获批首批湖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以来,学校党委书记李三福、校长戚人杰、党委副书记唐文等校领导多次深入商学院调研指导,扎实推进该院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工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格局。
图2-3 “三全育人”阵地
(1)建设“商德”大队伍,推进全员育人
将课程育人纳入学院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中,认真开展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师教案严格把关,实施课程育人内容“一票否决制”等学院教学改革。学院在推动“三全育人”过程中不仅注重思政教师日常教学、辅导员日常管理中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同时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致力于推动“思政育人”与课堂的有机融合,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商学院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实习实训之中,融价值观引导于知识、能力传授之中,确保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形成思政育人队伍的协同效应。2019年以来,学院在湖南省第五届大学生思政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获得一等奖1项,学生获全国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2项,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8项(详见图2-3)。
(2)用好“商情”大课堂,构建全方位育人
在2020年疫情期间,面对部分企业销售困难,该院党政主要领导组建师生项目团队,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的特色与优势,通过远程方式开展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帮助某企业复工复产。共助力企业销售薄脆产品达2060盒,取得了全国19所参与院校销售量第一的好成绩,新产品每日坚果礼盒销售量也居全国第一名。
学院还搭建了企业、社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形成高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体系建设。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前往新田县科技创新创业扶贫项目基地、许光达等湖南革命烈士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学习实训。今年5月,该院学生刘思琦等参演的关于国家精准扶贫故事的原创朗诵作品《属于我们的故事》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观众,获得比赛一等奖。
(3)培育“商道”大品牌,实现全过程育人
学院从自身专业特点和湘商文化背景出发,提出“商道即人道”的精髓育人理念,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培养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精益求精、团结合作”等元素为核心内涵的商科鼎新人才。为每位学生制订了《千日成长手册》,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实现其全面发展,让“千日成长计划”成为学生的导航,让“千日成长记录”为学生的成长助推,让全程跟踪、评价的《千日成长手册》成为职业指南,形成可操作的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方案。
此外,还充分发挥学院电子商务类专业互联网优势,在学院微信平台上开设商文化专栏,在线上打造“湖湘商文化”“职业伦理”等品牌专题栏目。同时,利用易班平台在教育资源共享、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网络舆情监控、校园品牌活动、班级与学生成长轨迹记录、辅导员班主任电子台账开展线上思政工作,形成了师生互动的网络阵地,拓宽了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新渠道,打造了特有的校园网络文化品牌,让思政教育更好地回答新时代职院商科人才培养之问。
2.1.3劳动教育
2.1.3.1累计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数
2021年我校累计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基地数7个。
2.1.3.2当年生均周劳动时数
2021年我校生均周劳动时数为3小时。
2.1.3.3 劳动教育并驾驱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特别是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着力培养师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近年来,我校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开展校园文明单位建设为抓手,以优美环境建设活动为载体,着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
一、抓好课堂教学,保障劳动教育实施主渠道
1.保障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我校劳动教育课程每学期8学时,其中包含4学时的实践课程,确保课程系统性和合理性,进而破解构建劳动意识、劳动观养成的困局。
2.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化建设。学校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明确劳动教育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标准与考核办法;设计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与项目库,形成课程实施、诊断与改进循环,保障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成效。
二、丰富实践载体,创设劳动教育开展新方式
1.加强学生日常劳动教育。每周设定学校“大扫除”日,组织开展教室、实训室、公共区、寝室劳动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2.加强学生服务性劳动教育。出台指导性意见,统筹部署各专业学生利用节假日(含寒暑假)为学校、社区、合作企业、农村进行服务性劳动。比如校团委每年暑期举办的“三下乡”活动,2021年暑期组织师生,分赴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和湘西州龙山县尖岩村,为170余名村民测量血压,为村民修好电器20余件,为30余户老人义务打扫卫生,完成了21幅大型“乡村振兴”主题墙绘,为改善当地的乡村面貌、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贡献(详见图2-4)。
图2-4 学校进社区参与服务劳动
三、构建评价体系,加强劳动教育效果考评
1.构建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我校于2019年3月印发《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校园环境卫生责任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校园环境卫生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组织分工精细,奖罚分明。
2.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方案将全校教学区域、公共区域、办公区域责任分配至各机关、二级学院党总支,再细化分配至各党总支、团支部,为保障方案的顺利有效实施,方案明确了日要求、周检查、月考核、年总结的考评措施,对当月考核为“优”的责任党总支予以通报表扬并分别授予“环境卫生先进党总支”和“环境卫生先进部门”流动红旗;本年度中月考核为“不合格”3次及以上的区域责任个人、主要负责人和党总支、部门分别予以扣发综治文明奖金、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的处罚。
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呼吁全校师生参与到校园环境卫生优化,打造优美整洁、规范有序、文明高效、品味高雅的新时代校园文化形象。同时,全面加强师生环境卫生意识,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进入社会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劳动教育是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校师生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的重要体现,是优化育人环境,建设卓越文明美丽幸福的新科院的内在要求,劳动教育充分调动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校园环境卫生已经初步形成“人人参与、时时保持”的良好局面。
2.1.4工匠精神培育和传承
2.1.4.1 累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个数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能是联合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促进院校不断创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通过大师工作室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高技能人才集聚,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为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提供交流平台,充分发挥具有绝招绝技的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带头人的作用,彰显传统技能技艺的地位,推动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学校共设立了1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
2.1.4.2 开设有关工匠精神教育和传承的课程数
工匠精神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创人才不可或缺的职业气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高职院校要为社会输送一批批的高素质人才,这其中工匠精神在创新创业人才思想中的引领尤其重要,关系到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在各行各业中的价值体现。因此,我们在思政教学、校企联合实训、校园文化氛围营造中不断加大工匠精神教育宣传的比重,共开设有关工匠精神教育和传承的课程6门。
2.2专业群建设
2.2.1优化调整专业结构
学校遵循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紧密对接社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修订了专业(群)设置管理办法,运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聚焦了专业门类,加强了与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进行了深度融合。与2020年相比,2021年设置的专业大类仍为6个,专业数由35个缩减为34个,其中新增区块链技术应用专业,撤销移动应用开发、电子商务技术等2个专业。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装备技术和生物医药4个专业群的27个专业与湖南省6大战略新兴产业中的4大产业紧密对接,轻工商贸服务专业群的7个专业与湖南省十大优先领域中的现代服务业紧密对接(详见表2-1)。
表2-1直接对接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的专业
对接产业名称 |
对接专业 |
高端装备产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生物产业 |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 |
数字创意产业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皮具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音乐表演 |
现代服务业 |
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2.2.1.1专业群数
2021年我校现有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装备技术、轻工商贸服务、生物医药5个专业群。
2.2.1.2累计立项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数
2021年我校累计立项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
2.2.1.3当年新增专业个数
2021年我校新增区块链技术应用这个专业。
2.2.1.4当年撤消专业个数
2021年我校撤销了移动应用开发、电子商务技术这两个专业。
2.2.2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为更好落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通过多渠道与多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目前,现有智能装备学院67名学生在安波福电器有限公司,软件学院400多名学生在大连东软、嘉兴,商学院320人在大汉工匠基地,人工智能学院130人在云狐教育等基地共1520人在校外实习实训。从学生的实习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企业规章制度,紧跟企业工作岗位开展实习实训,为今后的就业找准了方向。
2.2.2.1累计校企共建产业二级学院数
学校建成有:有道商学院、自兴人工智能学院两个产业学院。其中,自兴人工智能学院为全国高职首家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通过与自兴人工智能集团、科大讯飞和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智能应用服务分会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校企深度融合,重点聚焦无人驾驶领域,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领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同时,将优化人工智能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打造职业教育产教融合“3.0版”。目前,人工智能学院有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多个与人工智能技术密切相关的在校生1480人,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基础,开设人工智能方向。
2.2.2.2累计校企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
2021年,学校累计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实践基地(实训室)176个。其中软件学院校企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29个,分别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Oracle云教育中心、湖南新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商学院校企共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数2个,分别是:O2O电子商务生产性实训基地、新迈尔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其中,智能装备学院与深圳连硕机器人培训中心深度合作,成立由学校主导、企业参与的基地管委会。由深圳连硕机器人培训中心投入实习实训设备,基地提供场地,学校(专业)、基地企业共同组成管委会,共同建设、管理和运营基地工业机器人中心。通过与深圳连硕机器人职业培训中心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实习实训室,由职业培训中心投入价值300万元实训设备——工业机器人精密组装教学生产线,缓解了专业群一部分学生实习工位不足的难题。
2.2.2.3累计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
2021年,学校累计校企共建校外实践基地196个。其中,软件学院2020年累计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45个,分别是:湖南创博龙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五十五所、嘉兴东臣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软集团、千峰教育等企业。艺术设计学院2020年累计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9个,分别是:湖南华龙旅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南万众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湖南万嘉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甲骨文(湖南)技术人才创新中心、湖南初见景观工程有限公司、长沙瑞森建筑咨询有限公司、福建夏梦意杰服饰公司、湖南中诚装饰有限公司、长沙艺筑装饰有限公司。商学院2020年累计校企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数9个,分别是:百世物流智能仓储配送实习基地、芙蓉兴盛智慧零售生产性实习基地、折点看移动电商创业实习基地、屈臣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搜农坊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步步高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嘉德教育生产性实习基地、星火丰城科技实习基地、大汉工匠院实习基地。智能装备技术学院2020年新建安波福电气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
2.2.3校企共建精品课程
学校积极推行校企“双元”共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详见表2-2)。加强与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展开全方位形式多样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前期市场调研到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到课程整体设计以及教学实施全过程,均与企业共同实施,使教学更贴近企业岗位需求,优化了教学内容,改革了教学手段,培养了满足企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表2-2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建设单位 |
项目 负责人 |
项目类型 |
1 |
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基础) |
人工智能学院 |
许 彪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 |
家居空间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湘瓷学院) |
彭曲云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 |
Java核心技术 |
软件学院 |
杨 夏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 |
单片机技术与应用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邓 婷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5 |
跨境电商产品开发 |
商学院 |
孟迪云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6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吕广南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7 |
软件测试技术 |
软件学院 |
胡胜丰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8 |
Android应用开发技术(高级) |
软件学院 |
刘 艳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9 |
电工电子技术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范润宇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0 |
Java框架技术 |
软件学院 |
黄 蓉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1 |
组态技术及应用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李 丹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郭大果 |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3 |
JavaWeb应用开发 |
软件学院 |
戴 臻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4 |
Python编程基础 |
人工智能学院 |
周志化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5 |
计算机信息素养 |
人工智能学院 |
段琳琳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6 |
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刘 奕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7 |
路由交换配置技术 |
人工智能学院 |
易丽华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8 |
色彩风景 |
艺术设计学院 (湘瓷学院) |
刘 盛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9 |
招投标文件编排与设计 |
艺术设计学院 (湘瓷学院) |
罗 娜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0 |
室内设计制图(基础) |
艺术设计学院 (湘瓷学院) |
吴志强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1 |
数控编程与加工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曾辉藩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2 |
PLC控制技术与应用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刘 欢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3 |
机械制图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阳 勇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4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商学院 |
汤 静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5 |
会计信息化 |
商学院 |
张冬梅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6 |
新媒体运营 |
商学院 |
李建平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7 |
市场营销实务 |
商学院 |
李 雄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8 |
药物制剂技术 |
药学院 |
任 娜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29 |
程序设计 |
软件学院 |
杨 夏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0 |
数据库应用技术 |
软件学院 |
胡 君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1 |
移动Web应用开发 |
软件学院 |
唐 俊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2 |
移动UI开发 |
软件学院 |
卓惠丽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3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软件学院 |
王湘渝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4 |
药物分析技术 |
药学院 |
何 蓉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5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软件学院 |
刘 敏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6 |
形势与政策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黄 凤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7 |
中国传统文化 |
人文与音乐学院 |
田 香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8 |
大学英语 |
人文与音乐学院 |
李 奕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39 |
AutoCAD软件应用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皮 杰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0 |
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王曦鸣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1 |
釉上彩工艺 |
艺术设计学院 |
黄晓芳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2 |
Linux操作系统管理 |
软件学院 |
陈志高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43 |
C语言程序设计 |
智能装备技术学院 |
李 瑶 |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案例2-4:
“课、训、岗”融合
校企共建精品在线专业群课程
一、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在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采取“基础模块+专业模块”的形式,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详见图2-5)。
图2-5 轻工信息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表
二、构建了基于“迭代递进”模式的项目化实训课程体系
学院针对专业群特点采取“面向对象程序开发能力→桌面应用开发能力→Web应用开发能力→企业应用开发能力→行业应用开发能力”的“迭代递进”的实训体系设计思路,在教学实施中采用“4+1+1”的教学组织模式实施,分“单项技能学习”、“单项技能训练”、“项目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实训”四个阶段进行(详见图2-6)。
图2-6 迭代递进的
项目化实训课程体系
三、构建了信息技术专业群“四位一体”教材开发模式
学院经过10余年的持续改进,构建出了“理论研究、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应用更新”四维度融合的专业教材开发模式,并开发了软件技术系列校本教材。
四、设计开发了专业群项目化专业教材
学院以“四位一体”教材开发模式完成了专业群核心专业课程教材的开发,组织编写了24部的校企合作模块式项目化校本教材,并出版了《UML软件建模技术》、《PHP+MySQL网站开发技术项目式教程》和《MySQL数据库技术》3部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2.2.3.1累计校企共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
截止目前,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3门。
2.2.3.2累计校企共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
截止目前,校企共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
2.3校企双元育人
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校企双元育人工作进一步加强。目前共有29个专业与华为、京东、大连东软等国内知名企业,与益丰大药房、湖南省鼎新大雅文化有限公司、湖南科霸汽车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省内知名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截止2021年11月,有40个班,共2560人,参与订单培养。
2.3.1现代学徒制
2018年6月,我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正式组织实施,根据省有关文件精神及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初步确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试点专业。学校充分考察了环境艺术设计产业市场,依托学校牵头组建的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与武汉吉好地建筑规划咨询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深度合作,并一直保持与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办学。2019年我校现代学徒制专业数到4个,试点人数达848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新生比例19.16%;2020年我校现代学徒制专业数增加到5个,试点人数达912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新生比例19.93%;2021年我校现代学徒制专业数增加到6个,试点人数达1072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新生比例达24.68%;
2.3.1.1当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数
2021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专业数6个。
2.3.1.2当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在校生数
2021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在校生数2832人。
2.3.1.3当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比例
2021年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比例为21.2%。
2.3.2多样化订单培养
2.3.2.1当年订单(定向)班数
我校经过几年的探索,成功实践了“长、中、短”期多样化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9%以上,就业质量持续提升。目前与我校开展订单培养合作的企业主要有甲骨文(湖南)技术人才创新中心、湖南创博龙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五十五所、嘉兴东臣科技有限公司、大连东软集团、湖南科霸汽车动力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磐吉奥(湖南)工业有限公司等,今年订单培养数达756人,占全年新生总数的17.4%。
2.3.2.2当年订单(定向)学生数
2021年,学校订单班有:软件技术3201、软件技术3202、软件技术3213、软件技术3202、软件游戏3203、软件游戏3202、软件游戏3203、移动应用3201、移动应用3202、电子商务(跨境方向)3201、药品经营与管理3201、3202、3211、3212,环艺3201、环艺3202、环艺3211、环艺3212、环艺3213等,共38个班级共计2215人。
2.3.3集团化办学
2009年,我校牵头组建了湖南轻工职业教育集团。通过组建轻工职教集团,加强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之间的多元化合作,促进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有效推进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促进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实行“订单式培养”和“零距离对接”,形成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为湖南省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一线技术、管理人才。
2020年12月,我校牵头组建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AI+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
2.4“1+X”证书制度试点
2019年6月,我校获批成为教育部“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首批试点单位。2020年9月学校承办了“全国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研讨交流会”,来自全国100余所职业院校3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2020年11月申报成为“湖南省Web前端开发证书教学研究中心”,提升证书改革理论研究水平。学校以“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为起点,积极参与其它“1+X”证书试点工作。
2.4.1院校试点
2.4.1.1 “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数
学校紧跟国家职教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教育部“1+X”证书制度改革,2019年成功申报成为教育部“Web前端开发”、“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等6项“1+X”证书制度试点。
2.4.1.2 “1+X”证书制度试点学生数
2021年共有6个专业的240名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详见表2-3)。
表2-3“1+X”证书试点
试点专业 代码 |
试点专业 名称 |
专业层次 |
试点证书 名称 |
试点证书颁发单位名称(全称) |
试点起始 日期(年) |
试点学生 规模(人) |
2021试点取证人数 (人) |
510203 |
软件技术 |
高职专科 |
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工业与信息化部考试中心 |
2019 |
150 |
85 |
510206 |
云计算技术应用 |
高职专科 |
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南京第五十五所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2020 |
50 |
42 |
460305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高职专科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赛育达科教有限责任公司 |
2020 |
31 |
15 |
530701 |
电子商务 |
高职专科 |
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鸿科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
2020 |
490 |
24 |
530703 |
移动商务 |
高职专科 |
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鸿科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
2020 |
234 |
12 |
530702 |
跨境电子商务 |
高职专科 |
网店运营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鸿科经纬科技有限公司 |
2020 |
276 |
13 |
530701 |
电子商务 |
高职专科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0 |
490 |
24 |
530703 |
移动商务 |
高职专科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0 |
234 |
12 |
530702 |
跨境电子商务 |
高职专科 |
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2020 |
276 |
13 |
2.4.2专业探索
学校在积极开展“1+X”证书试点申报的同时,深入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将“1+X”证书的相关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实现“课、证”融通,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4.2.1开发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的课程标准数
当年开发融“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的课程标准数10个。
2.4.2.2当年参加 1+X 证书制度培训的教师数
当年参加 1+X 证书制度培训的教师数32人。
2.5院校治理
2.5.1加强党的领导
2.5.1.1 “五化”支部验收达标率
2019年11月学校基层党组织进行了集中换届。2021年1月根据上级部门要求招生处和创新创业就业学院合并后,学校基层党支部数为49个(含教职工党支部37个,退休人员党支部5个,学生党支部7个),通过各党支部自评,党总支审核,所有党支部“五化”建设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2.5.1.2 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的比例
目前,学校各二级学院教师党支部共计10个,10位党支部书记大部分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既具备过硬思想政治素质,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能力业绩突出,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比例已达100%。
2.5.2提升治理能力
学校强化了内部控制管理建设,发挥了内部控制整体效应,提高了学校治理水平。完成了学校“三重一大”、党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制度的重新修订工作;印发了学校内控管理中预算、收支、国有资产、基建工程项目、合同六大管理制度;修订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增补了2名学术委员会委员;积极开展了“校长接待日”活动。完成了学校“十四五”智慧校园建设规划方案;正式启用了智慧校园信息门户以及新的OA办公系统,为广大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争取“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制定了校级数据管理办法,加强学校各类数据的规范管理,促进校园数据共建共享。完成了学工管理系统、教学云平台建设的技术设计方案,完成了新校区智慧校园规划设计。做好了学校教育网络安全保障以及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期网络安全值守工作,全年没出现任何网络信息安全事故。
2.5.3关键领域改革
2.5.3.1 当年关键领域改革项目数
学校制定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重点工作项目管理与绩效奖励暂行办法》,有效激发了广大教职工投身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改革与创新的积极性,在校内形成“竞争、激励”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为更好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构建以业绩贡献与能力水平为导向、以项目管理与绩效评价为抓手、以激发活力与挖掘潜力为目标的重点工作项目管理与绩效奖励新机制。
学校制定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坚持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择优安排、资源共享、滚动管理、追踪问效的原则,根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某一时段内目标明确的某项业务活动经过申报、筛选、论证,择优排序后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管理。
2.6教师队伍
2.6.1队伍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707人,其中专任教师478名,整体结构在逐年改善。其中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3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 79.29%;硕士学位的教师37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9.07%;高级职称的教师1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5%;兼职教师389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1.38%。
2.6.2“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
2021年我校共计6个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分别为软件学院2个: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嘉兴东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艺术设计学院4个:吉好地、瑞森、中南、配兴。当年到企业顶岗实践累计达 30 天的教师数有63人。
2.6.3名师大师队伍建设
2.6.3.1累计建设名师大师工作室数
2021年我校累计建设成奋华、何文学、吴玉红、蒋尚文、孟迪云、宋剑杰共计6个名师大师工作室。
案例:2-5
组建名师工作室,打造服装服务平台
——吴玉红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自1997年建设以来,一直植根于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于2004年将非遗扎染、盘结技艺、苗绣技艺构建于课程体系中,将传统文化精神通过视觉符号,以课程为载体,以项目切入,让同学们在课程学习中感悟文化的魅力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美,经过10几年来的积累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2009年团队建设《成衣产品设计》课程被评为“湖南省精品课程”
2012年团队成员被湖南省优秀教师记二等功;
2013年团队研究以“工作室”制为教学模式,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团队成员确定为湖南省普通高校艺术设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2019年教学团队指导学生服装技能比赛,并获得全国职业技能比赛一等奖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图2-6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参与比赛获奖
1、课题成果(详见图2-6):
(1).2018年主持《基于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分制实施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青年专项课题结题 课题号:XJK012QJ006
(2).2016年主持《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与开发》湖南省教育科学课题结题。课题号:11C0607(省级课题已结题)
(3).2014年主持《楚文化资源在当代文化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结题。课题号:1011131B
(4).2012主持《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课题号:XJK08CZC032
(5).2018年核心参与文化部科研项目《中国湘绣文化史》课题,课题号:17DH58
2、社会服务
2019-至今一直为城步苗族苗绣研究所进行智力帮扶,替他们开发以苗绣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并在创新创业中获得湖南省二等奖(详见图1-7)。
图2-7 获奖与荣誉证书
2.6.3.2累计引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数
当年引进5名人才,其中,教授4名,博士1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5人,共计10人。
2.6.4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2.6.4.1建设校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数
软件学院2个,药学院1个,艺术设计学院1个,智能装备学院1个,马克思主义学院1个,共计6个。
我校软件学院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开展“软件技术”教学团队的建设,2019年被评为湖南省“软件技术”专业省级教学团队,2021年7月26日获批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已在教育部官网公示)。“软件技术”教学团队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7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75%,双师型教师80%,其中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50%,是由全国优秀和模范教师引领的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软件学院在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应用研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申报国家级教学团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名师引领,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四个相统一”。采取假期技术培训、与企业合作项目开发、加入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开展应用技术研究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同时建立校企“直通车”,打通教师与企业专家互聘互通通道,让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学,引导专任教师开展教学与应用技术研究。
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制度,对教学团队成员进行了动态管理和科学整合,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着力突出实践教学,形成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特色;团队重视科学研究和技能素质提升,并一直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竞赛促进教学。
近年来团队一直努力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课校企融合,构建了“数字创新工厂”产教融合模式,先后吸纳华为、腾讯、东臣科技、湖南数字地理信息产业园和东软集团等企业加入,破解了办学中面临的教学资源不足、师资队伍培养、学生实践与双创等方面的问题;整合领军企业在服务外包、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健康医疗、IT解决方案等资源,围绕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构建的“数字创新工厂”4个,吸纳了园区2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5家创新企业,经过5年的建设基地完成了10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并成功对口就业,薪资高出兄弟院校同类专业毕业生近千元,同时培育孵化了创新型企业20家。
依托数字创新工厂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构建了“双园轮换,工学迭代”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这实现 “理论与实践、课堂与技能培养、课程与职业证书、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与创业”相融合,建立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着力“两链”打造,利用学校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健全教学过程监测与诊断,持续改进教学,让教育教学改进成为常态。
近三年团队成员利用创新工厂承接应用技术项目20余项,到账经费达200余万,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3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45项,全国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4个,二等奖2个。
2.6.4.2教学团队中企业技术专家数
软件学院3+3,董本清,大连东软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职业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副教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高职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平台+方向+项目实战”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国家级数字出版精品遴选计划:《卓越IT工程师在线教育与数字出版平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交互媒体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艺术设计学院3位,智能装备技术学院2位,马克思主义学院2位,药学院1位,共计14位企业技术专家。
2.7教材教法改革
2.7.1标准建设
充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我校专业教学标准34个,累计开发校级专业教学标准数7个。各专业参照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等。
2.7.2模块化教学
学校积极推进模块化教学改革团队建设,要求以专业带头人为中心,以专业群的“企业大师、专家”全程参与,带领教学团队进行校企、校校共建任务驱动,深度参与模块化教育教学内容建设与实施。要求各专业制定模块化教学实施及研究方案,对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岗位任务,将模块化教学改革措施落地,贯穿在课程、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等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各教研室定期开展“模块化教学”教研活动。
2.7.2.1实施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数
我校积极探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推进模块化教学研究和改革,学校已建立模块化课程327门。
2.7.3信息技术应用
我校加强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并推进信息化+教学的深度融合。完成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现“网络全覆盖”。建设了高质量模块化标准数据中心机房、X86数据中心服务器和云计算数据中心。成立湖南省高职院校智慧教育示范基地,投入建设展示中心1间,智慧教室32间。
2.7.3.1累计建设校级以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
2021年我校累计建设校级以上数字化教学资源库6个。其中室内艺术设计资源库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省级教学资源库;此外还建设了4个校级资源库。学校投入资金,搭建校本网络教学平台。
2.7.3.2数字化资源的总容量
2020年740GB,2021年790GB
2.7.3.3其中:原创性数字化资源的总容量
2020年360GB,2021年390GB
2.7.3.4当年智慧课堂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
当年智慧课堂教学课时占总课时比例为21%。
2.7.4教材改革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三教改革,高度关注三教改革中教材的改革研究与实施,确保优质教材进入教学课堂。通过开展校本教材出版资助立项、校企合作开发方式,要求各二级学院切实做好专业教材的建设规划,把关好教学标准关口,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编写理实一体的教材。
2.7.4.1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
2021年,校企合作开发教材数137本。
2.7.4.2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数
2021年,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数25本。
3.政策保障
院校 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
教职员工额定编制数 |
人 |
987 |
987 |
在岗教职员工总数 |
人 |
695 |
707 |
|||
其中:专任教师总数 |
人 |
478 |
478 |
表3-1 学校人员编制情况表
3.1政策创新
3.1.1政策落实
学校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线,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出台了学校《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等文件,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了10次党委中心组集中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开展讲座2次。强化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了各支部“五化”建设的落实及整改工作。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重要抓手,聚焦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用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落实和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学校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制度建设为统领,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制订了《2021年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将师德考核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举行“师魂映党旗”师德师风演讲比赛,设置举报信箱,切实畅通信访渠道;开展问卷调查,认真梳理问题线索;组织毕业生访谈,征求学生意见建议;进行现场调研,加强实习实训监管;组织课堂巡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严惩违纪违规行为,发挥警示教育效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3.1.2改革举措
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的意见》《湖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实施方案》和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制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完成了卓越院校、软件技术中高职衔接等两个职业教育项目合格性绩效评价工作;出台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等;组织了三年制大专34个专业、2个方向,五年制大专4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工作等。在2021年学生技能竞赛中,我校云计算获得国赛二等奖1个,省赛一等奖14个、二等奖26个、三等奖17个,学校获团体二等奖,全省综合排名第5名。获2021年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其他赛项省赛一等奖10项、省二等奖7项、省三等奖8项。在2021年省级教师职业能力竞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4个。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正式立项为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全年受理各级各类课题项目申报、评审推荐141项。签订企业横向技术研发服务项目2项和吐鲁番市教育局委托研发项目1项。组织申报了省级精品课程10门、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立项10门课程为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3.1.3发展环境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学习贯彻一系列精神、文件、政策,如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第27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全省高校第25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重点任务及工作要求》。印发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施方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基层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暨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3.2专项引导
3.2.1积极实施国家职教项目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第二批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项目名单的通知》,我校牵头主持申报的“室内艺术设计”资源库,正式立项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了我校主持教育部职业教育改革项目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国家级职业教育标志性成果。
2019年10月,我校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为2019年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同时,学校启动了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机电一体化技术、药学等4个校级教学资源库建设。
3.2.2持续推进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
2021年,学校立项建设校级以上项目数38个,其中专业教学团队12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25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2门。
项目建设总投入5860万元,其中:省财政投入2600万元、行业、企业投入420万元、自筹2840万元。
3.2.3着力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我校从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课程、校本教材、1+X证书制度、技能大赛等方面,积极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建设专业教学团队12支,其中省级3支,校级9支;立项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校级4个;立项建设精品在线课程27门,其中省级12门,校级15门;立项建设校本教材25本;积极推行“1+X” 证书制度改革,有8个专业参与试点;积极参与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近两年,获国家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10个;省级一等奖20个、二等奖40个。
3.3质量保障
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与运行情况良好,通过年度诊改,形成了环环相扣的目标链和标准链,明晰了各系统的工作职能、工作目标与工作标准,夯实了各层级的质量主体责任。全校所有部门完成了《部门职责及岗位职责》,理顺了各部门工作职责,制订了每个岗位的《岗位工作标准》,细化了考核要求。
3.3.1全面推进教学工作诊改
学校完善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专业群诊改实施办法》、《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课程诊改实施办法》、《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评价实施办法》、《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校领导行政与教学督查工作方案》、《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督导规范》、《质量诊改与教育督导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教学工作诊改制度8项。
规范了学校工作流程,上线了行政办公系统、教务办公系统、学生综合管理系统、智慧学习系统等32个应用系统。依托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发并成熟运行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以及智慧学习中心等,实时采集、监控和分析专业、课程、师资及办学条件等各类数据,每年对专业、课程、教师情况进行诊改。
根据国家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详细制订了学校层面、专业层面、课程层面、 教师层面、学生层面标准体系,并对不同层面标准根据不同要求进行了细化,累计制定教学工作诊改标准数25项。
课程层面运行轨迹完善了基本信息、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平台应用及效果、教学实施、实训教学、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等7大类53个质量监测点,动态监测,一年一次的大螺旋周期性诊改。
教师层面运行轨迹完善了基本发展能力、教学与专业能力、科研与服务能力、学生教育与管理能力等4大类38个质量监测点,动态监测,一年一次的大螺旋周期性诊改。
3.3.2不断完善两项抽查制度
学校以两项抽查制度作为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抓手,不断推进学生专业技能和毕业设计考核工作。
3.3.2.1累计制定学校专业技能和毕业设计考核标准数
2021年修(制)订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和毕业设计标准各37个,实现了对学校专业的全覆盖。
3.3.2.2当年学生专业技能和毕业设计考核合格率
学校推行院、校、省三级考核制度,对各专业开展技能考核和毕业设计抽查,并将学校和省级抽查结果应用到学校的校院二级管理绩效评价中。2021年专业技能考核和毕业设计的校级抽查合格率均达到100%。
3.3.3建立建全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学校不断优化和制修订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制度。2021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毕业设计管理办法》、《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教材管理办法》等。2021年我校累计制定并发布了27项教学与学生管理制度,并创新制定了6项重大教学管理制度。
3.4经费保障
3.4.1生均财政拨款
3.4.1.1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
2021我校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为12000元/人,不含基建专项拨款及课题、项目经费。
3.4.1.2其中: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
年生均财政专项经费4090.91元/人。
3.4.2生均学费
3.4.2.1当年学费收入
我校2021年学费收入为8133.12万元。
3.4.2.2当年生均学费
当年生均学费为6115.13元/人。
3.4.3举办者投入
3.4.3.1举办者总投入
2021年截止到填表日,我校共收到财政拨款指标20334.91万元。
3.4.4绩效评价
3.4.4.1当年学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项目数
2021年我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项目17个。
3.4.4.2当年学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合格项目数
2021年我校专项经费绩效评价合格17个。
4.国际合作
4.1来湘留学
案例4-1:
疫情下的网络授课
——我校留学生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2021年,因为疫情原因,留学生的专业学习通过小班制网课形式开展,所有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同于国内在校学生,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开发与应用、Java核心技术等课程呈阶段式开展。每周保证专业课程的学时在12~20学时之间。目前,学习内容已基本同步20级软件技术专业企业应用软件开发方向的学生。在教学方面,充分考虑国际学生的特殊性,每门专业课的任课教师都选自软件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除任课教师外,还配有2~3人的中国学生作为“教学小助理”协助教学,课前、课中、课后随时为国际学生答疑解惑。从已结课的几门课程最终考核情况来看,三名学生的成绩均已合格。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目前的学习均表示满意(详见图4-1)。
图4-1 我校留学生进行网课教学
4.1.1招收留学生
4.1.1.1当年招收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数
2021年招收3名留学生,均来自老挝。因新冠疫情的原因,3名学生留在本国,他们的专业学习通过小班制网课形式开展。
4.1.1.2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数
这3名留学生均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老挝)。
4.1.2规范管理
4.1.2.1留学生管理机构数
学校成立对外合作与国际交流处,负责留学生招生与管理工作。同时,与留学生相关的人文音乐学院、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二级学院也参与管理。
4.1.2.2留学生管理专兼职人员数
学校高度重视留学生管理工作,增派人员加强管理,现在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共9名。
4.1.2.3留学生管理制度数
为严格规范管理,学校出台了《留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留学生奖学金评定制度》 、《留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留学生考勤、考试与纪律制度》、《留学生安全管理制度》、《留学生出入境及居留许可办理规定》等6个文件。
4.1.3培养模式创新
我校留学生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趋同化培养。将今年招收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学校整体的教育体系,共享资源,按照普通三年制教育实施留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在教学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基本制度、教学实施过程等方面实行趋同化管理。
2)长短结合。非学历留学生按时间期限分为长期语言生合短期语言生,今年我校招进的留学生都没有汉语基础,入校后将进行六个月以上的语言学习,通过HSK四级考试合格后再进入专业学习。
3、导师负责制。由外语较好的导师对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专门辅导,讲授语言知识及中国文化,让学生更快的提高语言水平,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
4.2境外办学
4.2.1境外合作办学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共建“铜官窑手工成型”陶艺课程方案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平台作用,发挥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增加教育合作的新内涵,推动沿线各国围绕实现世界教育发展目标形成协作机制。将支持在共同区域、有合作基础、具备相同专业背景的学校组建联盟,不断延展教育务实合作平台。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共建“铜官窑手工成型”陶艺课程方案发挥政府引领、行业主导作用,促进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中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行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者。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共建“铜官窑手工成型”陶艺课程方案紧跟中国教育部倡议的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
将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开发并采用“铜官窑手工成型”陶艺课程标准1个。包括《铜官窑陶瓷史》、《铜官窑陶瓷成型方法研究》、《铜官窑传统陶瓷器皿研究》、《铜官窑陶瓷装饰技法研究》、《陶瓷作品创作实践》、《陶瓷创作作品烧制》等课程标准6个。
2021年当年国(境)外办学点数量3个,国(境)外办学点在校生数157人,教师承担国(境)外办学点的教学时数278小时。
4.2.2职教标准输出
2021年我校开发没有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数、课程标准数和其他职教标准数。
4.3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找准定位,主动作为。对外交流与合作得到稳步推进,开放办学得到进一步深化。学校以深挖优势特色专业潜力为抓手,突出轻工特色。以厚植对外交流合作为基础,突出品牌。深入推进与国际知名大学、一带一路区域高校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了“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办学格局。校党委书记李三福、校长戚人杰分别率团赴法国、英国、泰国、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交流,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近年来,我校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成功合办了首届欧非双跨境国际研讨会,并结出丰硕成果;同时还与法国克莱蒙商学院、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入PPP+“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伙伴联盟,为轻工行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案例4-2:
“汉语桥”湖湘文化冬令营成功举办
2021年,我校成功申办“汉语桥”线上团组交流项目,交流活动时间为3月8日---3月27日,包括直播课授课、在线答疑,作业辅导和问卷调查等活动。我校项目组精心策划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汉语语言教学课程和生动活泼的文化体验课程,涵盖汉语语言学习以及中国画、中国剪纸、中国功夫、中国礼仪及中国传统乐器演奏、黄梅戏等文化体验课程。汉语语言课程的授课。在文化体验课程中,我们邀请了省内优秀的教师进行现场演绎,并参与了课程视频的设计和拍摄,共完成视频课程拍摄共计202分钟,主题为:《湘茶》、《湘剧--刘海砍樵》《湖南省博物馆--辛追夫人》《湖南省博物馆--长沙窑》《传统剪纸技艺》《茉莉花》《岳麓书院》等制作精美,生动有趣的视频课程,获得教育部高度赞扬并被录入教育部精品课资源库,同时也广受海内外师生一致好评(详见图4-2)。
图4-2 “汉语桥”湖湘文化冬令营开营仪式
通过“汉语桥”线上团组学习为学员们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学员们能够更加熟练地使用汉语,对中国的文化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通过学习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汉语综合运用能力,增进对现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共同搭建语言文化交流的桥梁,增进友谊,共同发展。
4.3.1援外培训
学校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签订了《马来西亚城市大学与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合作交流协议书》,两校共建“铜官窑手工成型”陶艺课程及培训基地。2021年,学校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按照建设方案积极探索教育合作交流的机制与模式,两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增进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追求教育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益,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共创人类美好生活新篇章。
4.3.2技术服务
受疫情影响,2021年我校没有专任教师在国(境)外专业性组织和国(境)外企业担任职务。
4.3.3文化交流
2021年我校承办(协办)了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数1次。
4.4服务湖南“走出去”战略
2021年,学校继续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与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企业升级,助力湘企特别是轻工企业“走出去”。我校充分发挥其“技术溢出”效应,及时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具体而言,着重拓展科技工业园区模式、合作研究中心模式、科研承包与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等三种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以创新成果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助推专利实施和商标战略,培育和打造湘企国际品牌;学校主动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积极为企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与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助力湘企克服和消减“走出去”所面临的文化差异、贸易壁垒等“水土不服”问题。
4.4.1助力湘企出境
4.4.1.1当年在“走出去”湘企就业的毕业生数
2021年,我校毕业生在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走出去”湘企就业的人数为128人。
4.4.1.2当年为“走出去”湘企培训员工数
2021年,我校为泰富重工、利欧泵业等“走出去”湘企培训的员工数为413人。
4.4.1.3当年为“走出去”湘企提供技术支持数
2021年,我校为金杯电工、湘潭电机等“走出去”湘企提供技术支持18次。
4.4.2助力湘品出海
2021年,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与湖南星火丰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探索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新路径。星火丰城公司重点以中非跨境电商运营、东南亚跨境电商运营等服务为主。通过在学校建立项目实训基地,采取产业运营+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模式,形成“企业项目融合+人才孵化+创业扶持+就业输出”一站式服务链,推动人才培养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4.4.2.1当年为“湘品”出海搭建电商平台数
学校与湖南星火丰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搭建湖南轻工产品出海平台3个。
5.服务贡献
5.1落实高职扩招任务
至本报告编辑日止,我校未接到省教育厅扩招任务通知,故未进行扩招招生。
5.2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5.2.1提升培训能力
在开发重点领域典型培训项目方面:为实践国家“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标湖南省“五个100”产业工程和新型工业化进程,探索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学校与长沙变化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组建“湖南省城市综合管廊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并通过省科技厅评审成为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省内首批由高职院校主持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业院校,由该工程中心牵头,继续教育学院承办的中南地区管廊员工培训310人次。
在校企共建高水平培训基地方面:学校与天心经济开发区全面战略合作,积极开展高质量的职业培训,特别针对软件、大数据、艺术设计、电子商务、VR等专业的紧缺人才。智能装备学院与上海明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基于产业人才需求共同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共建培训基地,共同打造师资团队,长期进行技术交流,参与学院教学与企业实践。软件学院与湖南新软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学院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南自兴人工智能研究院、商学院跨境电商专业与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共建合作。
学校深化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制度、职业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等制度建设,将教师企业实践、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纳入“双岗”教师认定的评审条件,不断提升专业教师业务水平,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队伍,同时承担学历教育和培训任务的“双岗”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65%。
5.2.2扩大培训规模
继续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学校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以“选、培、育、带”四个环节为重点,明确任务,紧抓课程构建、师资建设、后勤保障工作,逐步向实训基地特色化、培训课程丰富化、师资力量均衡化、 创业扶持加大化、后勤服务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本年度,共培训全省43个区(县)的1072名学员,超额完成培训计划。
学校根据长沙市人社局出台的《长沙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和配套办法 《长沙市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长沙市企业职工培训中心认定暂行办法》,以及相关操作指南,构建起了“1+2+4+8”的技能培训政策体系,有力推动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基层落实落地。
企业职工、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退役军人、贫困家庭子女、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社区服刑人员等群体,符合条件的都可以参加培训。
案例5-1:
继续教育学院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元年,今年我校继续发挥办学优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承担了湖南省乡村振兴局的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项目。自10月15日开班以来,现已开展两期培训,共培训了来自宜章、邵阳、中方、芷江、双清、北湖、武冈等10个地区的致富带头人381名(详见图5-1)。两期培训类型分别是乡村建设型和产业发展型,我校根据不同的培训类型,结合学员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了集中授课和实践观摩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针对性地开设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村民为主体的乡村组织建设探索、乡村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农产品短视频直播、品牌形象与农产品包装设计等课程,还拓展了实践教学基地,带领学员到乡村建设示范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参观学习,帮助学员了解最新的乡村振兴政策和制度,提升他们乡村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经营和品牌创建等能力。另外,还通过开展分地区、分组和集体的经验交流会、举办学员结业联欢会等形式,加深了学员间的沟通交流与资源共享。
图5-1 乡村振兴开班仪式
两期培训结束后,我校继续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刘立专院长立即组织培训管理团队开展学员跟踪回访服务。11月12、13日两天,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团队分别奔赴宜章县莽山瑶族乡跳石子村、梅田镇车头村,对第二期优秀学员代表赵王保、第一期优秀学员代表肖国光进行回访。11月12日,团队成员在赵王保的陪同下,一同参观了合作社的黑豚养殖基地、体验馆和民宿建筑,了解了合作社的创建和产业发展历程。赵王保是跳石子村第五村民小组的组长,他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领本村32户136名村民创建种养殖合作社,发展黑豚养殖,基地现存栏黑豚300多头,还与公司合作走乡村旅游发展线路。11月13日,团队成员又回访了肖国光所在的车头村,肖国光是车头村的村支书,作为今年刚上任的村支书,肖国光积极参与村庄建设,不断学习取经,培训返乡后还计划带领村支两委班子到长沙县的锡福村、浏阳市的东门村参观学习。车辆到达车头村时,正赶上肖国光在村委会开展党员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继续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团队与车头村村支两委干部、村民代表进行了交流座谈,共同探讨职业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工作(详见图5-2)。
图5-2 我校进行乡村带头人回访
两位学员均表示,在我校参加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受益匪浅,收获很大。通过课堂讲解和实践观摩,打开了思路,确立了今后的发展目标,通过与志同道合的同学的交流沟通,既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扩展了人脉资源,也学习到了很多实际经验。通过十多天的学习,增强了他们建设美丽乡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产业规模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今后他们要充分发挥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带领村民积极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5.3服务国家战略
5.3.1服务乡村振兴
5.3.1.1开设涉农专业数
由于专业的撤销与合并变化,2021年我校没有开设涉农专业。
5.3.1.2当年参与乡村产业建设项目数
2021年,学校艺术设计学院利用专业人才优势,为新化县紫鹊界梯田大米,衡山黄桃,龙山县百合干、脐橙、土豆粑粑、包谷粑粑等6个特色农副产品进行了包装设计,助推乡村相关产业的建设。学校主动与湖南达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对接,协调产业建设、农副土特产品上架和产品包装设计等,为新化县农副土特产品打开销路。
同时,学校组织食堂、工会,动员教职工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组织师生参与全省消费帮扶营销大赛,开展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5.3.1.3当年参与乡村文化建设项目数
2021年5月,学校选派3名干部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开展乡村振兴服务。捐赠原值30多万元的电脑60台及配套设备,建成了村务信息中心;选派教师为当地小学上音乐、英语、体育示范课,并捐赠篮球、羽毛球拍、羽毛球、跳绳等体育用品;组织艺术设计学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研究院)专业师生开展了河道、商业街、村部环境景观规划设计、紫鹊界梯田大米包装设计。同时,还完成了龙山县兴隆街道尖岩村村庄概念性规划设计,尖岩村logo设计,龙山百合干、龙山脐橙、土豆粑粑、包谷粑粑等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完成了尖岩村21幅大型彩色墙绘。
案例5-2:
发挥专业优势,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以轻工设计艺术重点建设专业群为依托,整合相关资源,发挥专业人才和技术优势,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院,积极开展村庄规划设计、品牌及农产品包装设计、墙绘创作设计等,主动服务乡村振兴。
一、开展规划设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艺术设计学院(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院)在2018年——2020年先后完成了华容县11个村、株洲市禄口区6个村、辰溪县生态产业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上,2021年又承担了学校乡村振兴驻点村——新化县水车镇锡溪村和省教育厅乡村振兴驻点村——龙山县兴隆街道尖岩村村庄概念性规划设计。
设计团队带领学生走村串户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勘测,了解调查土地利用及产业现状、自然环境与景观、文化资源、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分布、风土人情、民居特色等,并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按照项目任务要求和设计流程规范、管理模式组织设计创意与方案设计(详见图5-3)。
图5-3 师生开展田野调研
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紧紧围绕富民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提质、基础设施改善、文明乡风培育、乡村人才集聚等方面进行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并遵循立足长远、切合实际、标准统一、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原则,把各村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一村一品。
在制定锡溪村概念性规划方案时,设计团队对未来该村的发展目标、发展定位、产业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建设用地规划、道路规划、公共设施规划以及水源、排污、安全与防灾等因素进行了科学合理设计,将村部规划设计为融党群服务、村级治理、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科教宣传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中心。同时,利用村庄周边旅游资源,立足绿色、美丽、可持续,对该村的农副土特产销售街区、沿河观光风光带的进行了规划设计。
目前,我校承接两村的整体概念性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审核,正进入实施阶段。
二、开展品牌与包装设计,助力农副产品畅销
2021年,艺术设计学院设计团队通过品牌与包装设计,打造了紫鹊界梯田品牌大米、龙山百合干、龙山脐橙、土豆粑粑、包谷粑粑等特色农产品,使之成为电商平台的畅销产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详见图5-4)。
图5-4 农产品logo及包装设计
三、开展墙绘设计创作,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2021年,艺术设计学院18名师生组成墙绘设计创作团队前往龙山县尖岩村开展服务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活动。他们克服炎热酷暑,积极与村民沟通,确定墙绘主题和内容,因地制宜,共完成了21幅大型“乡村振兴”主题墙绘。一墙一文化,一墙一风景。通过通俗易懂的画作、寓意深刻的文字图案形式,融入荷花、山水、古屋相关元素,生动形象地将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优秀传统文化等在描绘出来,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观,为建设美丽乡村增光添彩(详见图5-5)。
图5-5 尖岩村墙绘作品
学校充分利用专业及专业群的优势,鼓励教师以承担科研课题和项目的形式,积极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服务,2021年共计有11个项目围绕帮扶贫困地区发展开展技术服务科研活动。
5.3.2服务《中国制造 2025》
为服务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践行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对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支撑,智能装备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重设计,全方位绘制工匠培养蓝图”“重管理,全员参与潜移默化融入思政元素”“重践行,全过程铸造‘智’造工匠”的“三重三全”实践教学品牌。
一、重设计,全方位绘制工匠培养蓝图
学院构建了“一体系、五环节”的人才培养方案框架,确立符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习总书记“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期望绘制了落地的专业特色方案。一体系是指:构建智能装备技术学院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劳动教育、爱国情操等直接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五环节是指:理实一体课堂教学、课程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五个环节。针对学院机电类专业学生动手实习实训环节多的特点,狠抓五个环节的落实,在突出技术技能培养的同时,将课程思政教育体系融入到每一个实训环节中,落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重管理,全员参与潜移默化融入思政元素
坚持“坚守工匠魂,方铸工匠人”实训教学理念,注重实训管理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学院成立“课程思政”建设团队,利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一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活动,在实习、实训环节中以身示范融思政,潜移默化铸匠魂,不断强化学生“细致严谨、标准规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敢创敢干”的劳动素养。学院实施“周三劳动日”、“实训室与宿舍6s管理”活动,要求师生全员参与,开展劳动教育,不断养成良好的劳动素养。
三、重践行,全过程铸造“智”造工匠
学院重视学生实践教学体系的践行。通过专业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实习实训体系,利用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实训平台,全过程开放学院现有实训场地,多举措采用“引、购、虚拟现实”等多种实训教学方式,保障学技能操作时间和实践教学的完整性。同时要求各专业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人人过关,人人熟练掌握不少于两项技能操作项目,将实训技能操作作为课程考核的重要依据。此外,学院成立教授、技能大师工作室,老师带领学生为企业承接技术服务项目,通过技术服务项目载体,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文学教授团队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了“湖南金正科技有限公司金库门设计项目”,欧阳资恩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了“株洲时代新材料委外电力机车驾驶室泡沫衬件加工制造项目”,佘旭老师带领学生完成的“三秤台SCS80CR型衡器”设计项目,完成技术服务生产总值近1000万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全过程铸造“智”造工匠,为服务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一年来为企业输送轻工装备技术技能人才400余名,受到了用人的好评。
5.3.2.1服务《中国制造 2025》的专业数
学校积极推进专业对接《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在《中国制造2025》涉及到的十大领域中,我校五个专业群中有三个专业群直接对接了其中三大领域,其中轻工信息技术专业群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轻工装备技术对接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领域,生物医药专业群对接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详见表5-1)。
表5-1 直接对接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的专业
对领域名称 |
对接专业 |
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 |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 |
5.3.2.2当年为《中国制造 2025》输送高技能人才数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学校2021年为《中国制造 2025》输送人才数697人,占17.33%,为“四大板块”输送人才数2891人,占71.90%;为世界500强输送589人,占14.65 %。
5.4服务区域发展
案例:5-3:
服务区域发展案例
莫雅丽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毕业校友,在自主创业之前,曾出任湖南百度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长沙微软云孵化器总经理,创过9个月时间带领0经验的团队打造湖南之名孵化器的成功案例,累计创造项目估值过亿元。并成功获得湖南第一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授牌、同时获得湖南示范性众创空间、湘江新区示范性众创空间等多项荣誉,带领湖南创业者奔赴北京与知名明星创业企业取经交流、对接国内顶尖资本(详见图5-6)。
图5-6 莫雅丽工作照
任职期间孵化创业项目,获得国际知名资本红杉资本联合创始人—周奎先生项目点评、开物资本创始人—王秋虎先生指导投资,梅花资本1000万领投、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MarkDay先生、微软中国副总裁Sandy先生的赞许,在长沙创投圈和孵化器、众创空间圈层小有名气。
每当问到她提到为什么会选择创业,选择在这一行创业,她的回答是;是因为自己已经到了作为一个女性都会面临的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因此她选择成立了这家公司----湖南职予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莫雅丽在自己的创业道路上逐渐找到了方向,公司的效益也慢慢的起来,选择相信她的顾客也越来越多。
莫雅丽的创业梦想就是——扎根湖湘大地、立足湖南省情、坚持创新引领,服务湖南高质量发展。
5.4.1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
5.4.1.1服务湖南“三高四新”的专业数
学校遵循“立足湖南,服务轻工”的办学思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学校各专业分别与长沙、邵阳等地经济开发区及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校34个专业全面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
5.4.1.2当年为“四大板块”输送高技能人才数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为三个高地输送高技能人才数2987,占74.28%。
5.4.2服务新兴优势产业链
5.4.2.1服务新兴优势产业的专业数
学校紧跟新兴优势产业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2021年学校共设立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装备技术、轻工商贸服务和生物医药五个专业群共计34个专业,其中轻工信息技术、轻工设计艺术、轻工装备技术和生物医药4个专业群的28个专业直接对接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轻工商贸服务专业群的7个专业与湖南省十大优先领域中的现代服务业紧密对接(详见表5-2)。
表5-2 专业对接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的情况
对接产业名称 |
对接专业 |
高端装备产业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
生物产业 |
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 |
新一代信息 技术产业 |
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虚拟现实应用技术、软件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
数字创意产业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皮具艺术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陶瓷设计与工艺、音乐表演 |
现代服务业 |
会计、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
5.4.2.2当年为新兴优势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数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为新型优势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数2659,66.12%占。
5.4.2.3当年为新兴优势产业提供技术服务项目数
2021年我校教师积极响应湖南“三高四新”发展战略,结合专业所长,在新材料、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当年服务于新兴优势产业的项目数共计30项。
何信明,毕业于我校智能装备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详见图5-7),毕业后被峥嵘电子智能穿戴公司录取,问起他就业的选择,何信明回答道:“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可穿戴设备将会对我们的生活、感知带来很大的转变。方便协助中老年人的生活起居,提供高效便捷智能服务,增添家庭生活的乐趣。因此,它必须具备有吸引力的外观,还需要可以激发穿戴者的情感共鸣。可穿戴设备要想真正实现销量“起飞”,还需正确商业模式的指引。”
图5-7 何信明工作照
何信明告诉我们:“我所在的公司多年从事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等,我所学的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正好契合公司新一代智能制造设备更新,行业升级,而且还能跟新兴优势行业结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自身本领过硬,未来走到哪里都不怕没有饭吃。”
根据何信明的企业主管反馈,何信明谦虚肯干,视野开阔,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学校学到的知识与行业最新动态相结合,创造性的想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是公司目前着重培养的业务骨干。
5.4.3服务行业企业
5.4.3.1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数
2021年我校共有在建校企合作研发中心数4个,分别在信息化产品研发、文创设计、网信安全、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开展研究与技术服务,发挥了我校专业优势,带动了相关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
校企深度融合,共建电动金库门研发中心
2020至2021年度,由我院何文学教授领衔,与湖南金正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银行电动金库门研发中心。
图5-8 专利证书
银行现有的普通金库门开启或关闭无电动结构,全部是通过人力手动操作进行,由于金库门安全防盗的需要,一般设计得非常厚实笨重,其重量和尺寸都非常大,开启或关闭金库门非常困难和费力,不利于实现智能电动控制的技术升级,也不利于出口创费及提升中国产品竞争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心研发了三种电动金库门,分别为,小型电动金库门、大型电动金库门、带有同步齿型皮带传动机构的电动金库门。申报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详见图5-8),并全部转化为生产产品,大型电动金库门已生产4张,出口新加坡与菲律宾,每张单价230万,合计产值920万。小型电动金库门与带有同步齿型皮带传动机构的电动金库门各生产5张,国内出售,每张单价25万 ,合计产值250万,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5.4.3.2校企共建企业员工培训中心数
2021年我校与企业共建企业员工培训中心24个。
5.4.3.3当年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人数
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统计,为中小微企业输送1928人,占47.94%。
服务中小微企业就业案例
闫晓文,毕业于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毕业后被长沙子非鱼空间设计工作室录取,问起他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他回答“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学习,我认为在职场的赛道上,我选择不去大公司挤破头,小公司办事效率更高,更有人情味,而且晋升空间更快,一不小心就成元老级人物,哈哈”。
图5-9 闫晓文工作照
闫晓文继续说到:“我现在的工作室,虽说不大,但是很多客户选择从空间设计到半包硬装到后期全屋定制,墙布窗帘都是在我们这做的。客户都很喜欢这种清新文艺的全案设计。价格方面每个品类至少都比客户自己了解的还要低。我们老板就是设计师,所有东西都是亲自过问落地。服务上没的说,有求必应。每次客户都会强烈推荐亲友来我们公司,在这里做全案设计竟然比半包硬装的还多。”
经过小半年的工作周期,闫晓文现在已经从开始的绘图助理,慢慢接触到软装设计、定制拆分、现在已经跟了师父,做师父的驻场设计师,由他负责沟通施工过程中,设计意图实现所需工艺的问题(详见图5-9)。
在小公司就业,反而更多岗位全方位的锻炼了他,拿到的工资也不比去大公司的同学们低,从另一角度看来,到中小企业就业,锻炼的是求职大学生更多的随机应变,多才能应用的能力。
5.4.4服务社区
本年度,学校图书馆安排专人深入社区开展调查研究工作4次;向社区居民宣传和提供图书馆资源及服务,有计划地组织社区读者参观我校图书馆5次;举办各类讲座13次,让社区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方式获取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文体场所每周向社区居民开放时间30小时左右。
同时,学校团委与湘井社区、花园岭社区共同举行文体活动5次,超过约150人次参加,极大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生活。
5.5开展技术研发
5.5.1共建技术创新平台
当年学校继续加强推动与北京四方利水有限公司、吉好地建筑设计武汉有限公司、长沙中安密码检测有限公司的合作,借助信息化工程中心、美丽乡村设计院、网信空间安全中心等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平台,以及学校众创空间,吸纳更多专业教师,在信息化产品研发、文创设计、网信安全技术研发、VR技术研究、电子商务、非遗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2021年我校软件学院与湖南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创大数据农业信息智能化研发中心,通过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我校软件技术优势,为实现湖南农业生产智能化和农产品信息化提供技术服务。
校企攻坚农业物联网,打造农业信息智能化
湖南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株洲市天元区智尚科技大厦。公司立足长株潭,致力于以“农业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核心的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建设。
我校软件学院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湖南君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联合开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攻关。组成了由易威环老师领衔,3名骨干教师、5名学生参与的研发团队。
图5-10 易威环的参加会议及企业聘书照片
公司聘请易老师担任技术总监、系统架构师兼数字乡村项目经理。先后主持开发了《株洲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溯源服务平台》、《醴陵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株洲市渌口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产品 “身份证” 管理体系硬件设备配置采购》、《醴陵市转步口村1200亩湘赣边高标准农田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等项目,并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易老师带领的团队支持下,公司先后获得“农产品质量信息溯源优秀服务商”、“农业信息化优秀服务商”、“企业上云核心服务商”、“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服务机构”等荣誉称号。申报省科协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并发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相关论文若干篇(详见图5-10)。
5.5.2合作开展技术攻关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创建研发服务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技术对接,大大缩短了教师研发到技术服务的途径,不仅让企业的技术难题得到及时解决,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研发方向,为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科技成果。2021年我校教师共计申报专利28余项,获得授权59项,还有软件著作权证书32本。校企专家合作攻克了关键技术难题15余项,累计校企合作研发重要新产品28项,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5.5.3持续推进自科基金项目研究
2021年我校新立项省科技厅自科基金科教联合项目2项,加上往期在研自科基金项目6项,共计已有青年基金项目1项,科教联合项目7项,学校将继续鼓励教师积极投身自然科学研究,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并加强项目监管,督促按质保量完成研究任务,本年度已有3项在研基金项目完成研究任务,年底完成验收。
6.面临挑战
6.1 高水准“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校企共赢切合点制约,企业参与度不够,导致无法实现校企“双主体”共建教师培养发展中心和“双主体”教师团队培养模式的构建,导致缺乏行业领军人才和教学名师作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带头人,很难实现打造高水平国际化教学团队目标,与国际化接轨。一方面专职教师在企业的参与度不够,无法参与企业的实践,导致教师企业实践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管理限制,兼职教师的理论授课能力和思政指导能力培养得不到提升。
6.2 学校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需进一步深化
学校以治理视角审视制度建设和文化塑造,围绕共治、善治、法治三个维度,来加强党对教育的领导,完善教师、家长、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办学的体制机制,发挥各类规章、公约、倡议、课程活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等在学校内部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将科层化、控制型、命令式自上而下管理模式转变为扁平化、内生型、共商式上下融通、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激发教师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加强教育问题的源头治理,在标本兼治中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难题。
6.3 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师资团队应具有精湛的业务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素养、丰富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教育理念。面对“双高”建设和未来的发展需要,打造由政府管理人员、学校专业教师、行业精英和企业骨干组成的“双岗互通”的创新教学团队,即专业教学团队、技术研发应用团队、社会服务培训团队和服务保障管理团队,建成“能工巧匠+专兼互动”的师资共享共同体。持续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高执行能力,应用于教学和社会服务之中,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表1 计分卡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备注 |
|
12304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1 |
就业率 |
% |
76.5 |
89.85 |
|
2 |
毕业生本省就业比例 |
% |
74.2 |
85.2 |
|
||
3 |
月收入 |
元 |
3915.40 |
3968 |
|
||
4 |
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 |
% |
81.90 |
84.36 |
|
||
5 |
母校满意度 |
% |
92.00 |
92.08 |
|
||
6 |
自主创业比例 |
% |
0.08 |
0.22 |
|
||
7 |
雇主满意度 |
% |
100 |
100 |
|
||
8 |
毕业三年晋升比例 |
% |
81.02 |
82.67 |
|
表2 学生反馈表
院校代码 |
院校 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20级 |
2021级 |
备注 |
||
12304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1 |
全日制在校生人数 |
人 |
4537 |
4344 |
|
|
2 |
教书育人满意度— |
|||||||
(1)课堂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479 |
466 |
|
|||
满意度 |
% |
92.45 |
94.12 |
|
||||
(2)课外育人 |
调研人次 |
人次 |
479 |
466 |
|
|||
满意度 |
% |
93.31 |
93.50 |
|
||||
3 |
课程教学满意度— |
|||||||
(1)思想政治课教学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3.33 |
95.02 |
|
||||
(2)公共基础课(不含思想政治课)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1.65 |
93.41 |
|
||||
(3)专业课教学 |
调研课次 |
课次 |
845 |
266 |
|
|||
满意度 |
% |
96.26 |
97.88 |
|
||||
4 |
管理和服务工作满意度— |
|||||||
(1)学生工作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89.57 |
88.25 |
|
||||
(2)教学管理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91.40 |
92.16 |
|
||||
(3)后勤服务 |
调研人次 |
人次 |
332 |
323 |
|
|||
满意度 |
% |
88.34 |
87.21 |
|
||||
5 |
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时间 |
人日 |
10846 |
8420 |
|
|||
6 |
学生社团参与度— |
|||||||
(1)学生社团数 |
个 |
43 |
43 |
|
||||
(2)参与各社团的学生人数 |
人 |
690 |
1400 |
|
表3 教学资源表
序号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1 |
生师比 |
— |
14.23 |
15.54 |
2 |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 |
% |
81.68 |
79.29 |
3 |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 |
% |
42.9 |
30.75 |
4 |
教学计划内课程总数 |
学时 |
791 |
800 |
其中:线上开设课程数 |
学时 |
647 |
402 |
|
线上课程课均学生数 |
学时 |
150 |
199 |
|
5 |
校园网主干最大带宽 |
Mbps |
100000 |
100000 |
6 |
校园网出口带宽 |
Mbps |
6000 |
6000 |
7 |
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 |
个/生 |
0.716 |
0.72 |
8 |
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
元/生 |
8984.92 |
7680.93 |
表4 国际影响表
院校代码 |
院校名称 |
指标 |
单位 |
2020年 |
2021年 |
备注 |
|
12304 |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
1 |
全日制国(境)外留学生人数(一年以上) |
人 |
0 |
0 |
|
2 |
非全日制国(境)外人员培训量 |
人日 |
439 |
0 |
|
||
3 |
在校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时间 |
人日 |
0 |
0 |
|
||
4 |
专任教师赴国(境)外指导和开展培训时间 |
人日 |
0 |
0 |
|
||
5 |
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的专任教师人数 |
人 |
0 |
0 |
填报格式:××(姓名)在××(组织名),担任××职务;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
||
6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专业教学标准数 |
个 |
0 |
0 |
填报格式:开发××标准被××、××采用(该标准须被2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同行所采用);须逐一列出,否则数据无效。 |
||
开发并被国(境)外采用的课程标准数 |
个 |